Welcome! 登入 註冊
專區首頁 專區百科 專區論壇 專區地圖
啟明拉瓦的原住民文學課

Advanced

觀光作為一種文化實踐

觀光作為一種文化實踐

分類標籤: 原住民
《觀光人類學》書評
觀光作為一種文化實踐
2020.01.20 觀光文化部落
作者:張育銓

這是一篇業配文,一篇配合新書出版的業配文。不是因為我收了出版社4,626元導讀稿費的售後服務,而是基於推廣觀光人類學的使命感。導播,請給我一個從上方來的林布蘭光(Rembrandt lighting)。哇,溫暖到冒汗!


圖片來源:遊擊文化
在台灣人類學界,我的觀光人類學資歷並不是很資深,但是,推廣這回事,絕對要當仁不讓。兩年前游擊文化出版社詢問我是否推薦他們翻譯這本書,我一口就推薦,反正最辛苦的翻譯工作不要找我就好,單純推坑的事,覺得是可以的。出版社很認真的找到李宗義和許雅淑這對絕佳的翻譯搭檔,讓整本書的閱讀變得非常順暢,成為旅行必備、居家良伴、送禮自用兩相宜的書籍。絕對可以讓你在機場、火車、咖啡店、便利商店、獵場、無人海邊的閱讀時,迅速發現到旅行正在改變你看待自己身體的方式(別說你自己沒注意到,那麼先觀察其他正在看書的人吧)。但是,為何上述的閱讀情境不包括高鐵和捷運呢,因為台東沒有,我無法親自體會。

既然是業配文,就來一段slogan:「這是一本最紮實也最平易近人的觀光人類學入門書,讓你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第一項滿足:買到最薄與最便宜的觀光人類學書籍

觀光人類學的出版在1980年代後快速浮現,一方面是被海嘯般的觀光產業與觀光衝擊所推動,畢竟觀光已經不用按電鈴就已經進駐你的家,洗捲你的年度觀光休閒預算配置。另一方面,人類學的田野工作和觀光客的旅遊行為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相似性,尤其在選擇房型時,偏好有陽台的房間。最後,人類學家也是需要找一份可以和當代社會關心的議題更多對話與實踐的工作機會。儘管觀光是個怎樣也閃躲不開的現象,卻帶著些危險的詭譎,正如斯里蘭卡的諺語:「觀光可以照亮你的房間,也可以將你家燒毀」。

記得多年前唸碩士班的時候,到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圖書館找觀光人類學的書只有零星幾排的書籍,現在已經有滿滿三個巨型鐵架的藏書。這些書籍有個共同的特色,又厚(大多300頁起跳)、又重(精裝本居多)、又深(深幾許)、又貴(捨不得拿來壓泡麵的那種貴)。此外,中譯本更是缺乏,算一算還不超過10本。因此,這本Erve Chambers的《觀光人類學》(Native Tours: The Anthropology of Travel and Tourism)中譯本,堪稱國內最薄與最便宜的觀光人類學書籍。


Erve Chambers (圖片來源:Society for Applied Anthropology)
當然,便宜不是讓你捨得用來壓泡麵的理由,萬一真的不得不的話。請聽我專業的建議,請用封底那面。原因很簡單請注意看一下封面和封底的差別,這是我不得不稱讚出版社用心的地方。封面是熱帶雨林中的清澈河流,一條小船載著兩名遊客在導遊和船夫的引導下,靜靜地觀看著當地人從椰子樹上跳水。儘管跳水有可能是由當地娛樂轉化成向遊客賺取小費的表演,至少不會像斯里蘭卡迦勒(Galle)的小孩在荷蘭時期興建的城牆上往大海跳水那樣的危險,週邊環境也沒有為遊客設置的人為建築物影響環境與地景,畫面中也只有一條低調卻不容易躲藏的船,呈現出書中提到:「人類用旅遊來表達自己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相對的,封底是四位遊客坐在大象上面,當地訓象師手上長長的鉤刺棍甚為顯眼,就像書中提到:「人類會把自己放進自然,也會遠離自然」以及「生態觀光的夢幻泡影」,因此,封底的國際標準書號(ISBN)故意採用OK繃的可愛圖案做出打ㄨ的隱喻符號。幸好,柬埔寨吳哥窟宣布從2020年禁止騎大象,期待泰國可以跟進,,也期待那些把動物與特殊物種當成觀光對象的偽生態觀光可以逐漸退出觀光市場。因此,就讓我們一起用泡麵的蒸氣來薰退這種偽生態觀光吧!

為了讓你感覺到手上這本書的價值感,我必須從1970年年代講起,那是觀光人類學奠定人類學次學科的重要時期。許多書陸續出籠,尤其一九七七年Valene Smith編輯《主人與客人》,成為第一本觀光人類學論文集。一九八九年Smith編輯《主人與客人》第二版,呈現十年後的追蹤研究。二○○一年Smith與Maryann Brent合編《再訪主人與客人》,跳脫主客二分的概念,確立觀光互動情境的多元性。可惜,這三本系列論文集,儘管有豐富精彩的研究,卻看不出觀光人類學的研究架構。相較之外,有兩本專書的出版,勾勒出觀光人類學較為完整的架構與圖像。第一本是一九九六年Dennison Nash出版的《觀光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Tourism),透過新左派立場,強調觀光是帝國主義的再現。以文化影響、個人轉化、上層結構的概念,探索全球觀光政策與永續觀光的可能性。第二本則是Chambers在二○○○年出版的《觀光人類學》,這本書馬上成為許多大學課程中,指定用來打開觀光人類學視野的入門書。


圖片來源:Waveland Press
有人說文化就是日常生活,那觀光呢?其實,挺難解鎖的。觀光每天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國際關係產生影響,隨著跨地域移動的增加,觀光也成為地方化與全球化連結的重要指標。每當國際災難新聞或傳染病疫情傳出消息時,各國媒體第一時間的報導中,總是以國民是否有觀光客在該地活動作為標題,官方系統與媒體也以各自的管道打聽對觀光的影響,並且快速傳遞出旅遊警戒與安全提醒,彷彿觀光是日常生活中隨時的移動標題。不然找一下你身邊的LED跑馬燈在跑些什麼,解讀得出任何與觀光沒有關係的文字組合嗎?

觀光到底有多麼深入生活,各位可以跟我練習一下觀光地圖的畫法,以我目前所處的台東為例。先將海岸線從長濱鄉一直到臺東市小野柳風景特定區以及綠島劃給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再把縱谷的池上、關山、鹿野、海端、卑南、延平劃給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接著林務局一口氣把將關山、延平、臺東、大武及成功等五個林業事業區,共253個林班及國家森林遊樂區,劃去。然後,一部份劃給國家公園、國防部(有些基地會部分開放)、公立學校等具有觀光性質的地點。社區和部落則有客委會、原民會推動地方文化館與社區小旅行、部落小旅行瓜分。最後,僅剩的南迴在公部門的狹縫間劃給縣政府觀旅處。那麼,台東人住在哪裡呢?整個台東都是觀光區,各種勢力競合下的觀光區,所以,物價與地價都是以觀光區的計價方式,在某個層面上,這是住在後山淨土對日常生活所要付出的代價。


圖片來源:台東觀光旅遊網
在全球三分之一國家中,觀光是最賺錢的產業,也是工作機會的重要來源。許多國家與區域將觀光定位為提振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策略,各位有沒有聯想到花蓮與台東的連續幾任縣長都強調「觀光立縣」,回顧台灣經濟發展史,「觀光立縣」只是再現「以農業扶植工業」的政策,難怪花東的農業衰退與人口流失越來越快速。對觀光人類學而言,理解觀光也成為理解當代社會文化變遷的重要途徑,但是,人類學家的腦袋裡想的真的很多,那到底是有多麼多呢?

第二項滿足:認識到人類學家的思維真的很深層

Chambers的學術路徑主要有觀光、遺產研究與應用人類學。他在這些領域的代表著作包括:《應用人類學:實踐手冊》、《遺產事務:切薩皮克灣的遺產、文化與歷史》、《觀光人類學》。將這三本書擺成一個序列,更可以理解本書的寫作脈絡,以及作者在文字意喻之外,作為學者的終極關懷:人類學是否可以成為一種實踐語彙?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從書名與章節安排理解本書的兩個特色。

本書原文的書名Native Tours(本地旅遊、土著旅遊),儘管有雙層含意,畢竟這不是一本討論族群觀光的書籍,作者是刻意凸顯觀光涉及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自然環境時,必須兼顧「由內而外」的歷程,Chambers引用遺產的概念,人只是各項資源的暫時保管人,凸顯在地概念是一種邁向更大視野的起點。此外,原書的副標題「旅遊與觀光人類學」,刻意不取名為觀光人類學導論,而且不區分旅遊與觀光的差別,用意很簡單,作者想勾勒出「由外而內」的路徑,回歸個人在時空中的主體性與文化敏感度,探詢參與觀光的不同人群,在旅遊與觀光中可以呈現出來的行為光譜。這種思考歷程與巧妙安排,必須回到Chambers的知識旨趣中來理解。

本書的章節安排有三條主軸:歷史發展、主體、議題(政治經濟、自然環境、社會文化),正好對應到Chambers對觀光、遺產研究、應用人類學的學術關懷。 Chambers(1985)提到,應用人類學使用其學科的知識、技能和觀點,來幫助解決人類問題並促進變革。應用人類學家在不同社會之間、不同文化之間,不同知識類型、專長或服務之間進行轉譯,並且強調「從頭開始」(from the ground up)的觀點對於理解公共決策的影響是重要而關鍵的。我認為,Chambers是基於對應用人類學的堅持,面對觀光逐漸成為影響地方文化與全球文化的現象,而選擇撰寫一本觀光人類學入門書,延續他對應用人類學的主張。

Chambers(2000)提到,觀光人類學致力解釋觀光對族群和文化認同的影響,以及全球與地方的連結。誠如Chambers所言,觀光作為一種文化實踐,觀光就是他在當代找到的「從頭開始」。也因為要從頭開始,所以他把文化搖籃的遺產當成分析的對象。與過去的學者不同的是,Chambers(2006)將遺產區分為公有遺產與私有遺產。公有遺產意謂著對過去生活型態的呈現,其中展現的重要思維通常是過往的社會實踐。私有遺產則是聚焦在過去與現在的動態性連結,強調遺產價值是透過社群成員而不是外部人士來定義和詮釋。尤其,遺產作為衡量指標,是用來定義不確定的現在,而不是真實地呈現過去。因此,歷史與主體的概念具體透過政治經濟、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產生有趣的連結。也就是說,Chambers一九八○年代在構思人類學的應用時,先找到觀光,再透過觀光探索遺產議題。這樣的思索序列,構成本書的論述架構。

有沒有發現,人類學家在他的歷年研究中,儘管表面上有著不同處理的題目與議題,但是,這些作品之間存在著一條隱隱作痛的終極關懷。如果從整體研究歷程回過來看單一著作的定位以及埋藏的梗的話,就像是從阿莫多瓦的電影中,可以複習與想像布紐爾、柏格曼、費里尼、希區考克一起坐在電影院中比賽吃膠卷。

第三項滿足:發現到你的觀光、旅遊、田野都是一種文化實踐

觀光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許多國家都將旅遊列為基本人權,對於觀光的知識討論成為顯學。過去的觀光人類學書籍,經常擺盪在特定的理論取向與意識形態,或者是將研討會論文集結出版,無法提供一個全貌而平實的引介,本書正好彌補了這個缺口,然而,Chambers出版本書的用意並不是寫出一本全貌觀的觀光人類學教科書,而是希望透過對觀光人類學的引介,進一步反思幾個問題。

首先,是關於田野是什麼?在當代,田野已經從名詞、動詞、形容詞,普及為代名詞,彷彿到巷口買一份雞排和老闆攀談兩句也是一段飲食田野;在民宿住上一晚,就是和當地人共享生活模式以及參與當地文化。歷經田野之後就可以把文字和照片放到社交軟體或去演講分享,田野被操作與包裝成另類觀光財。同樣的,許多出版品、工作坊、員工訓練也要加上人類學,彷彿加上人類學就是在地生活的對應詞。因此,Chambers這本書引導我們去思考,對觀光人類學而言,田野是什麼?田野在哪裡?誰是田野中的報導人?

Chambers(1997)提醒,在報導人的選擇上,儘量在族群別與職業別以及不同產業與不同地理上,產生一定的比例,雖然很難避免研究者與居民在互動過程中,依據主觀與相處狀況而有所選擇,但如果只會晤行政官員和菁英,將無法呈現許多豐富的面貌與理解當地的觀點。那些沒有頭銜、用樸實生活記錄地方歷史的人,有著比菁英更為在地的精彩觀點。人類學的訓練就在於可以從中聽出與觀察出在地知識的內在紋理與外顯形式。如果用更直白的話來講,就是跳出舒適圈、跳出同溫層,享受任何可能瀕臨狂喜與法喜的邊緣。

再者,誰正在進行田野?愈來愈多掛著田野與人類學旗幟的人們,Chambers把他們歸納為觀光仲介的類別,這個類別的人還包括政府官員、觀光業規劃者、廣告與行銷業者、企業診斷師、創意講師以及相關的服務業,如飯店、運輸、旅行業、導遊領隊、旅遊作家、文史工作者、故事行銷師等等。Chambers強調觀光仲介對觀光經驗的形塑、創造以及行銷,尤其關鍵。觀光仲介扮演著文化媒介(cultural brokers)的重要角色。文化媒介在觀光中,以族群及地方性的具體化身與觀光客接觸,深刻影響大多數觀光客對於在地文化的理解。許多研究討論到文化媒介過於戲謔與個人凌越地方歷史文化的引導,是造成觀光客誤解與歧視當地的開端,不過卻也有研究顯示,透過文化媒介的導覽,改變了遊客對於旅遊地的負面刻板印象。


圖片來源:Anthropologies: A Collaborative Online Project
最後,田野與實踐的關係是什麼?Chamber提到,當代許多觀光凝視是透過具有文化底蘊的文化資產為媒介。融入文化資產的觀光,除了有助於當地人的自我認同與地方認同外,透過良好的解說與體驗分享,也可使觀光客對當地文化產生認同,進一步產生與聚集多元的認同與想像。也就是說,Chambers開啟一個將不同類型與不同利益關係的觀光資源與觀光仲介含納進來的觀光人類學思維,不採取理論性批判,不給予功能性認定,而是透過文化仲介的角色賦予,勾勒出「觀光作為一種文化實踐」。

願望滿足後:衝一波文化實踐吧!

台灣目前提供觀光人類學課程的學校與系所相當有限,一部分是人類學的相關系所不多,觀光人類學的師資也不多,另一部分是缺少良好的入門書,翻譯與出版這本書,無疑瞄準了這個缺口。

儘管觀光人類學的課程與書籍不多,卻有愈來愈多文化觀光的課程、書籍與行程出現在觀光市場中,並逐漸擴散。雖然,許多書籍與旅遊行程的狀況不是很理想,總是從不同的立場與利益考量,往對的方向走。

我長期在研究所開設「觀光人類學」,也在大學部開設「文化觀光」,探討全球化、觀光意象、觀光客凝視、真實性、主客關係、族群觀光、殖民與觀光、觀光與性別、觀光與展演、生態觀光、遺產觀光、觀光人類學與實踐等議題,並連結幾個部落以應用人類學的形式共同緩步推動。緩步的原因是,必須判斷哪些是偽裝在觀光利益下的文化復振,哪些是包裝在文化交流下的觀光資源掠奪,並且不在公部門一年期的補助計畫中倉促推動觀光,也不在觀光淡旺季的思維下理解文化展演。而文化觀光是目前全球觀光市場中,觀光類型最多元、觀光產值最高、就業人數也最多、觀光產業觸角最多元、觀光地理分布範圍最廣、對當地影響也最深的領域,更是各國努力吸引國際觀光客的發展方向。文化觀光的形式相當多元,在課程的討論範疇包括:遺產觀光、博物館觀光、飲食觀光、族群觀光、志工觀光、災難觀光、宗教觀光、認同觀光、文學觀光、節慶觀光、產業觀光、社區觀光、知識觀光、教育觀光、醫療觀光、流行時尚觀光等等,透過這些觀光範疇呈現出文化的多元與精彩。

雖然目前有許多小旅行或自由行在市場上操作,但是行程規劃方式、體驗與消費項目,都只呈現出縮小版的大眾觀光,背後還是同一套觀光凝視在操作,其中所隱含的觀光利益分配結構也就相去不遠,主要仍被特定觀光產業鏈所掌握。

應用人類學思維下推動的觀光實踐,並不是要去挑戰跨國觀光巨獸或者批判觀光對人與文化造成的扭曲,而是緩步推動屬於在地的、小眾的、利益分配較公平的觀光,因此,需要不同的文化媒介共同推動與傳播,連結不同的專業投入文化轉譯,聚集多元的認同與想像。

出發前往文化實踐的路上,有些基本概念還是需要的,我曾經在一篇論文中提到,二○○○年後出現三個觀光人類學的研究趨勢:飲食觀光強調食物反映一個國家與人民的文化,透過飲食可以理解一個社會與生活方式的表達。黑闇旅遊重視消費再現的真實災難據點的觀光活動,從心靈的感同身受進而達到教育的效果,跳脫觀光純遊樂的思維。遺產觀光利用文化資產吸引觀光客在凝視之外,更形塑社區與國家認同。這三種都不是新的觀光現象,從觀光人類學的發展史來看,這三個趨勢融入多元對象性、權力論述、體驗與表演、物質與非物質文化等概念,也將觀光與政治、社會、經濟的議題,以整合性的架構讓不同議題更加緊密結合。觀光並非單一性,在不同環境有相當不同的運作方式,而且觀光逐漸成長為多種型態的觀光(tourisms)氣象。

本書精彩的地方正在於,作者清楚指出了不同趨勢所代表的意義,無論在觀光實務或在觀光研究上,正如第四章觀光與文化中提到美國田納西州金恩牧師遇刺處的民權博物館例子,當代的許多公共空間中已經很難區分生活領域和觀光領域,對於觀光的不同觀點以及對文化的不同觀點,儼然在人們與人們的交流互動與眼神交會之間,瞬間攪動、顛覆、重建、遺忘、鄙視、驚訝、沮喪、昇華、視而不見。因此,作者鼓勵我們不要單純地觀光,而要增加觀光敏感度,在每次的文化實踐之間,「觀光本身也會變得更不同。」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張育銓 《觀光人類學》書評:觀光作為一種文化實踐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776)